福龜滿堂:吉祥瑞獸文化特展
Views: 159
今日下午偕同妻兒前來北投文物館參觀烏龜文物收藏大師方志銘的「吉祥瑞獸文化特展」,看到大師多年來的收藏品,只能用「嘆為觀止」來形容內心的讚嘆與激動,尤其看到大師跑遍全省的尋龜之旅,這個超級任務絕非一朝一夕一蹴可幾,所需要的毅力與耐力,以及對烏龜的熱愛,更讓人不由得豎起大拇指”按讚”。
至於詳細的展品為何? 只能請各位親自前往欣賞,才能感受到大師精選展品所要表達的故事性與豐富性。
福龜滿堂:吉祥瑞獸文化特展
展覽期間:2017/9/29~2018/3/25
摘錄自北投文物館 [吉祥瑞獸文化特展展覽介紹]
展覽緣起:龜是日常所見的水族動物中,外型最奇特,卻也承載最多文化性意涵的物種。「烏龜」一詞在現代雖帶有貶意,但因龜長壽,且具「吉祥」與「吉瑞」象徵,從上古起,即成為「龍、鳳、龜、麟」四靈之一,而其中除龜為實存外,其餘三者皆為神話想像所創。此外,在中國天文或地理堪輿的系統中,「青龍、白虎、朱雀、玄武」合稱「四象」,其中「玄武」為北方靈獸,在雜揉了道教信仰後,被賦予許多神聖意涵,及至今日民間信仰中的真武大帝,即由龜的異名「玄武」所逐步演變而來。 無論聖俗褒貶,龜始終活躍在華人的想像世界裡。本次展覽從仰觀俯察為基礎的中國自然哲學切入,說明先民如何透過「象物」概念,由龜形上圓下方,法天地之象,而成祥瑞符號的載體,在商朝王室占卜記事的龜甲卜辭中,留下中國最早形成體系的甲骨文字。其後,隨著神話傳說與信仰祭儀的發展,龜被進一步賦予道德意義、嵌入知識體系之中,於是在中國文物制度裡,龜成為墓葬規格的重要形象,用來搭配或馱負碑文與建築基座。最終,龜更進入到民間戲曲、通俗文學與常民生活中,透過各種紋飾的符號化,普遍應用於民間社會,勾勒著人們心底所企盼的圓滿世界。 北投文物館此次規劃「福龜滿堂-吉祥瑞獸文化特展」,特別邀請收藏家方志銘先生為主要借展人,並透過各方慷慨借展襄助,盼能串連古今、由深到廣,從象徵符號延伸到世界各國多樣性的烏龜造型工藝與文化生態。民眾來此可以瞭解到,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種種烏龜紋飾與精緻器物,其背後自有豐富趣味且深厚流傳的文化意涵。 主辦單位:財團法人福祿文化基金會/北投文物館 協辦單位: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、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、國立臺灣博物館、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(依筆畫排序) 主要借展人:方志銘先生 襄助單位:周彥文先生、高野美術有限公司、財團法人李天祿布袋戲文教基金會、莊武男先生 (依筆畫排序)
- 另一隻在庭院中悠游自在的石龜